防晒喷雾是不该对脸喷,但导致白肺属于多虑
2024-02-02 12:26

防晒喷雾是不该对脸喷,但导致白肺属于多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个生物狗的科普小园(ID:Story-about-Science),作者:Y博的科普园,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讨论了防晒喷雾对脸部喷洒的问题,并解释了白肺在中文网络上的流行。文章指出防晒喷雾是安全的,但不建议对脸部喷洒,以避免吸入引起刺激。此外,白肺并非常见的防晒喷雾引起的疾病。

• 💡 防晒喷雾对脸部喷洒不建议,以避免吸入引起刺激

• 💡 白肺并非常见的防晒喷雾引起的疾病

• 💡 防晒喷雾是安全的,使用时需注意正确使用方法

流行病学有个概念叫endemic disease,地方性流行病,指在某个地区或某个人群里长期存在的流行病,也被叫做风土病。地方性流行病可以发病率很高,也可以比较低,比如感冒,几乎每个人都会得,应算作发病率极高的地方性流行病。


在中文网络上,白肺绝对是发病率极高的endemic疾病。新冠暴发了,讨论白肺,流感高峰了,又是讨论白肺。不管什么毛病,只要和肺能扯上一丢丢关系,几乎都会在中文网络上殊途同归到一个病上:白肺。


为什么说这是中文网络的风土病?因为几乎不会在欧美网络上看到白肺的讨论。同样的病原体,例如新冠、流感,国外也有,为什么国外很少看到白肺的讨论呢?不同族裔的遗传背景差异应该无法解释这种区别。一个原因是检测上的区别,白肺只是一种医学成像结果。国内有不拍个片子不安心的倾向,不仅是生病时拍,病好了,都康复了,还要拍。拍出白肺,不管是否代表实际疾病,才“安心”。


另一个原因大概是白肺二字的冲击力。在网上,无论什么毛病,给人的震撼感,能带起来的流量远不如白肺来得刺激。


这两天连防晒喷雾都和白肺产生了关联。原因可能是一个传播非常广的视频,一位年轻工程师(从事化妆品护肤品的配料研发工作)好像是在一个专业会议上公开质疑行业现状,历数的第一宗罪就是防晒喷雾对呼吸系统的伤害。



其实这位工程师指责的东西很多,比如还有保水属于虚假宣传,即便防晒喷雾一开始说的也是导致肺炎。只不过最刺激大众神经的还是白肺二字。


这位年轻工程师质疑权威,表达自己对行业现状的意见,这份勇气与热情,我很佩服。尽管我们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随手打开手机就可能有好几个社交媒体向我们推送无数条信息,但另一方面,愿意说话的人整体上是越来越少了,自愿说话,尤其是自愿表达自己对专业的理解的人,更是变得凤毛麟角。最终的结果就是每天被推送的无数条信息,内容未必可靠。


在争议中厘清事实也一样重要。尽管这位工程师很有担当,在专业声音相对缺乏的如今容易满足我们对内部爆料,尤其是爆黑料的天然认可。可是她说的内容,至少关于防晒喷雾这块是有误导的,防晒喷雾导致白肺的说法,更是在科学上有严重欠缺。


防晒喷雾是防晒霜按使用方法分出来的一种形式。医学界普遍的看法是涂抹的防晒霜更容易做到均匀外敷,喷雾有更高风险出现遗漏。可防晒喷雾用起来更为便捷,再好的防晒是会被人用的防晒,现实世界里,这类防晒品仍然很重要。不过各种品牌的防晒喷雾和各种防晒霜,在活性成分上都是类似的,而按活性成分,防晒护肤的产品,包括喷雾,都能分到三类里面去:


1. 矿物防晒霜,活性成分是氧化锌或二氧化钛这些矿物质。


2. 化学防晒霜,这类活性成分大多是通过化工技术从石油里生产的有机物,因此也被称为石化类防晒霜(出于营销考虑,化妆品公司应该不会那么叫)。允许用于化学防晒霜的活性成分不同国家乃至地区都会有不同规定,还有各种更改。比如对氨基苯甲酸PABA是最早用于防晒霜的化学成分,不过欧盟在2009年起禁用了该成分,可PABA如今仍是FDA允许的防晒用品成分之一。


3. 混合型。这类是将上述两类防晒有效成分混合而来。


在防晒的机制,矿物防晒霜是靠这些矿物质吸收以及反射紫外线来防晒。而化学防晒霜的活性成分除少数有反射功能,绝大部分以吸收紫外线完成防晒。目前大量的科学证据都显示防晒矿物质(其实就两个:氧化锌和二氧化钛)涂抹到身上后形成一个物理隔离层,不会被人体吸收(只有极少量进入皮肤最外层的角质层)。氧化锌与二氧化钛都被FDA认为是安全的成分。


相比之下,化学防晒成分受到的争议一直比较多,因为存在被吸收到人体内的可能性,经常被要求做更多的安全性实验。像前述的PABA,1980年代的动物与体外细胞实验显示可能增加紫外线损伤,从此就开始走下坡路,后来干脆被欧盟禁用。


类似的禁用消息经常能引起消费者对防晒产品成分的安全性担忧。可如今被允许的化学防晒成分都经过了很多研究审核,用量上也有严格规定,完全可以放心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化学防晒剂的研究都是采用很高的量,才在动物或体外细胞实验里观察到影响,而涂抹到体表,能被吸收的量相比之下有限得多,这种剂量差异也增加了安全系数。


现实中一款防晒产品往往会使用多种有效成分,这在化学防晒品里尤为普遍。因为防晒要防的紫外线是一个波段内的光(防晒主要针对UVB以及UVA,防晒指标SPF是针对UVB,UVA防护有不同指标,亚洲品牌常用PA),单一某个化学防晒剂很难对整个波段做到很好的保护,有些组合还能提高一些成分的稳定性,使得作用时间更久。


矿物质防晒剂,像氧化锌,在紫外线防护光谱上属于扛把子式的标杆存在,单论防晒单独使用毫无问题。不过矿物质防晒霜的普遍问题是用上去感觉“厚”,以及带着颜色影响美观。这也催生了暗色矿物质防晒霜以及混合型防晒霜。


从上述简介可以看出,在成分上,防晒喷雾等防晒用品是安全的。网上对防晒喷雾的争议,尤其是关于白肺的讨论,是提出吸入到肺部危害巨大。可能是去年夏天媒体报道的一位年轻人在对脸喷防晒喷雾后不得不就医所引起的担忧。


可这件事属于孤例,又只是媒体报道的只言片语,我们很难判断防晒喷雾在其中的具体作用是多大。更何况我们不能把个例当作普遍威胁。


防晒喷雾是不建议对脸喷,准确说是要避免吸入防晒喷雾,原因是作为外用的护肤品,吸入防晒喷雾后普遍具有刺激性,会引起不舒服。很多防晒喷雾也会在标签上标注使用时不应对脸、眼睛等部位喷。


当然,一些防晒喷雾的广告展示可能有误导,这些值得去纠正。属于化妆护肤赛道的防晒用品在营销上竞争激烈,厂商倾向于找外貌出众的明星做广告,从拍摄效果看,拿着防晒喷雾对着脸更能展示很多模特的外貌优势,尽管这属于错误的使用演示。


可即便吸入了防晒喷雾,要导致白肺,不能说完全不可能,至少不是一个常见的机制。关于吸入防晒喷雾对肺功能的影响,我只找到一篇论文:估计二氧化钛防晒喷雾的影响。



这篇论文的研究初衷也是分析常用防晒剂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吸入后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期使用的场景下,每天喷66次,用量40克以上才会有影响。就算是对着喷,实际能吸入的量才多少呢?我不知道你是怎么看的,反正我同意作者的评估:使用防晒喷雾不构成威胁。


在现实生活里,紫外线不仅是导致多种皮肤癌的主要因素,造成的晒伤也是一大健康威胁。虽说衣服等物理隔离方式也能提供防晒作用,行业普遍的过度营销也容易引起反感,但这并不影响防晒霜、防晒喷雾等产品的重要意义以及安全性。


最后,我们应该允许异议的提出,但不应盲目相信所谓的异议才是真相。真相建立在科学证据与事实之上,既非权威的专利,也非反权威的特质。


参考资料:

https://www.pennmedicine.org/updates/blogs/health-and-wellness/2019/june/how-to-choose-your-sunscreen

https://www.aad.org/media/stats-sunscreen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625711/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个生物狗的科普小园(ID:Story-about-Science),作者:Y博的科普园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