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前

金域医学、腾讯、广医附一院联合开发多模态大模型

新闻图片

2025年10月11日,金域医学、腾讯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正式宣布,三方将依托AI大模型DeepGEM,共同开发病理基因多模态大模型,实现通过常规组织病理图像预测肿瘤患者基因突变的技术突破,为癌症患者提供更准确、及时且普惠的基因突变预测新技术。

1 来源
技术突破:从"看图识癌"到"读片知基因"

DeepGEM大模型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腾讯联合开发,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国际顶尖期刊《柳叶刀·肿瘤》,实现了医学影像诊断领域从"看图识癌"到"读片知基因"的重大突破。

该模型的核心价值在于能够通过常规组织病理图像预测肿瘤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无需依赖复杂的基因测序技术。在规范的癌症诊疗流程中,病理诊断是确诊基础,而基因测序是精准诊疗的前提,但常规基因检测方法(如二代高通量测序NGS)技术复杂、耗时长、成本高,难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验证结果显示,DeepGEM大模型在识别EGFR、KRAS、ALK等常见肺癌驱动基因突变时表现尤为卓越,关键性能指标已达到临床辅助诊断的参考水平,具备良好的适用性与兼容性。这意味着医生未来仅需通过常规病理切片,即可快速获取肿瘤基因突变信息,大幅提高诊疗效率。[1]

强强联合:临床-科技-医检跨界融合

金域医学的加入为DeepGEM大模型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关键支持。作为全国领先的第三方医检机构,金域医学拥有覆盖全国的海量医检数据,已构建起涵盖多种疾病常见与罕见基因突变的"数据宝库",以及丰富的新技术应用场景。

此次合作将进一步扩大对肺癌获批基因识别以及多模态研究,推动DeepGEM大模型在肺癌基因突变预测的临床应用。同时,合作将拓展模型在其他癌种如乳腺癌、结直肠癌的能力验证,并进一步开发病理基因多模态大模型,通过综合病理形态学与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信息,实现具有泛化性的多部位、多癌种、多组学的AI辅助诊断。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何建行表示,本次DeepGEM大模型成功在金域落地部署,是探索病理-基因多模态AI大模型的里程碑。临床科研提供创新思路,腾讯输出技术能力,金域搭建落地网络,这种"临床-科技-医检"的跨界融合模式,能让科研成果更快走进诊室。[1]

临床价值:提升精准医疗可及性

在当前癌症诊疗体系中,基因检测成本高、周期长成为精准医疗普及的瓶颈。常规基因检测往往需要专门的设备和专业人员,检测周期长,费用高昂,限制了精准医疗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普及。

DeepGEM大模型的应用有望解决这一问题,通过AI技术赋能常规病理检查,实现基因突变的快速预测。金域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耀铭表示,合作将为更多癌症患者提供准确、及时且普惠的基因突变预测新技术,尤其有助于降低基层医疗机构获取精准诊断信息的门槛。

金域医学的参还将加速技术的规模化验证,基于其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DeepGEM大模型将获得更大规模病例数据的验证,进一步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和临床实用性。这不仅为肿瘤精准诊疗提供了高效普惠的新工具,更树立了医疗AI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典范。[1]

未来展望:从肿瘤到多领域应用

三方合作的愿景不仅限于肿瘤领域。据金域医学董事长梁耀铭透露,未来将联合更多合作伙伴,将这种智能诊断方案拓展到非癌病变及罕见病、疑难病等领域,通过"AI+医检"的深度融合,开创智慧医检新格局。[1]

广医附一院与腾讯的科研团队将持续优化模型性能,扩展其在多组学整合分析中的应用能力。结合金域医学的医检数据资源,该技术有望构建覆盖多种疾病的AI辅助诊断体系,推动从"经验医疗"向"精准医疗"的转变。

业内专家指出,此次合作的成功实施,将为医疗AI技术的转化落地提供可复制的模式。通过打通"临床-科技-医检"的创新链条,这种跨界融合不仅能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服务,还将为整个医疗健康行业探索出一条AI赋能的新路径,最终让优质诊断服务惠及更广泛的人群。[1]

本内容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