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前

中控技术“工业具身智能”落地兴发集团,AI开始接管工厂

新闻图片

2025年9月28日,中控技术联合兴发集团、湖北三宁公司主办的'2025工业具身智能TPT+UCS落地应用成果展示大会'在宜昌成功举行,标志着'工业具身智能'(Industrial Embodied AI)这一全新概念正式落地应用。在兴发集团的生产现场,AI系统已能自主感知异常、分析决策并精准执行调控,不再仅停留在后台分析与建议,而是直接接管前台操作与控制,实现从'自动化'向'自主化'的革命性跨越。

8 来源
工业具身智能:从虚拟思考到物理执行的革命

9月28日,中控技术在与兴发集团、湖北三宁共同主办的’2025工业具身智能TPT+UCS落地应用成果展示大会’上宣布:以时间序列大模型TPT与通用控制系统UCS为核心的’工业具身智能’体系,已在兴发集团旗下湖北兴瑞化工成功投用并稳定运行。这一突破性进展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行业的智能化瓶颈——传统AI仅停留在’分析建议层’,无法直接介入生产执行。[1][2]

工业具身智能的核心价值在于打破’虚拟思考’与’物理执行’的割裂,它不再是孤立的数据分析工具,而是嵌入生产全流程的’自主智能体’,能通过’感知-认知-决策-执行’的完整闭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优化、自调整。在兴发集团的中央控制室内,显示屏上依旧跳跃着数千个生产实时数据,但值守工程师的工作模式已悄然改变——无需紧盯着每一个参数波动,'工业具身智能’系统正悄然接管复杂的氯碱生产流程。[3][4]

TPT与UCS:构建工厂的'中枢神经系统'

工业具身智能的实现,依赖于两大核心技术的深度融合,二者共同构成了工厂的’中枢神经系统’,缺一不可。[1][2]

一是智能决策引擎——时间序列大模型TPT。该模型聚焦工业时序数据,能在毫秒级参数波动中捕捉潜在趋势,避免’机器幻觉’;具备多模态数据分析与优化计算能力,可精准锁定生产瓶颈;最新升级的TPT 2版本引入’智能体(Agent)机制’,支持自然语言交互——一线工程师无需专业AI知识,用日常语言提问即可获取解决方案,大幅降低技术使用门槛,几十分钟内即可训练出适配特定场景的各类智能体。[1][3]

二是通用控制系统UCS,作为’神经中枢’,构建了开放、智能、安全的数据与控制基座。UCS采用云原生与零信任架构,支持全数字化I/O接入,实现控制算力弹性扩展,项目周期缩短50%,机柜空间减少90%。其CPU+GPU融合架构为AI实时控制提供算力支撑,赋能工程师低门槛开发控制算法,提升系统自优化能力。[3][4]

应用成效与行业变革

在兴发集团的实际应用中,TPT+UCS系统已在氯碱生产流程中展现显著成效。该体系在真实生产现场贯通’感知—认知—决策—执行’的闭环,推动流程工业由’自动化’迈向’自主化’。中控技术工业AI事业群产品经理林想表示,工业智能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完全自主运行,使生产装置具备理解工艺、感知状态、预测趋势和自主执行的能力。[1][2]

作为工业AI领军企业,中控技术已在兰州石化榆林化工应用TPT 2,预计年效益不低于1500万元。[3]这一技术突破不仅重构了流程工业的生产力形态,更标志着行业从’自动化’阶段正式迈向’自主化’新阶段,为新型工业化注入核心动能。[4]

专家分析认为,工业具身智能的落地应用将带来以下变革:

  • 重塑生产流程,从’人控’向’机控’转变,操作人员工作重心从实时监控转向策略优化[4][5]
  • 提升生产效率,实现毫秒级响应,减少人为操作失误,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2][1]
  • 降低运营成本,通过智能优化实现能耗降低,UCS实现机柜室空间减少90%,大幅节约硬件投入[3][2]
  • 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全新路径,为工业AI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6][7]
本内容由AI生成